房委会昨日将“共筑·创业家”升级为“共筑·创业家2.0”。香港文汇报记者万霜灵 摄
(香港文汇报记者 唐文)为助力香港青年圆创业梦,香港房委会继去年推出“共筑·创业家”计划、免租金租出旗下商场部分铺位予青年后,昨日将该计划升级为“共筑·创业家2.0”,原计划的约10个创业团队可在免租期结束后,于未来3年享受阶梯式租金优惠,整体租金仍低于市场水平,更进一步扩大覆盖层面。除了房委会商铺,还增加了私营商场铺位,令参与计划的商铺总数倍增至约50间,其中不乏旺区靓铺,包括山顶广场及位于铜锣湾、太古与沙田等闹市的商场铺位,让港青以免租或低租方式承租追梦。有梦想经营流浪猫关爱及收养服务的青年,过往在高铺租的商业社会难以创业,去年参与该计划后终能圆梦,至今已让5只猫儿找到新家,负责人希望继续参与计划帮助更多流浪猫。
公私营机构提供铺位
房委会商铺增至12间 首7月免租
“共筑·创业家”原计划的对象为35岁或以下年轻人,首7个月无须缴付租金承租房委会旗下商场的铺位,并获协助进行基本店铺翻新及市场推广。为协助首阶段创业团队稳定发展,房委会决定将计划延长3年,相关免租期于本月底结束后,房委会将提供3年阶梯式租金优惠,首年为市值租金的25%或营业额的3%,以较高者为准,整体租金仍低于市场水平。房委会期望让创业团队能灵活调配资金,将资源投放于业务拓展上。
房委会亦将调整计划下的商场及店铺组合,房委会辖下商铺数目将增至12间,新增商铺分别位于苏屋商场、硕门商场及彩虹邨。
香港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兼房委会主席何永贤昨日在启动礼上表示,首阶段计划深受各界支持,部分参加的商户盈利不俗,因此决定扩展,并纳入私营商场,让商界伙伴携手协助香港青年创业家,期望可展现公私营协作的力量,共同为香港创业生态系统注入活力。
奥海城淘大商场等提供铺位
何永贤用行动支持一众创业青年,身穿的牛仔衣便是来自参与首阶段计划的创业团队、香港本地服装品牌Wasabi,她直指该创业家让市民找回久违的屋邨情怀。
香港本地服装品牌Wasabi。香港文汇报记者万霜灵 摄
参与“共筑·创业家2.0”的商场除了房委会辖下之外,新加入十多个私营机构,预计将额外提供共约40间商铺及快闪店,即合共约50间店铺供青年承租,有关机构包括希慎兴业、恒隆地产、嘉里建设、港铁公司等,涉及商场包括奥海城、淘大商场、沙田商业中心、山顶广场等。
其中,恒隆地产表示,该公司将提供3间商铺或快闪店,鼓励青年发挥创意,通过实战经验培育企业家精神,本月28日起接受申请,获选者可享6个月免租期,预计最早可于今年7月份开始营运业务。
颁奖表扬首阶段出色创业团队
房委会昨日又颁发了多个奖项,表扬首阶段表现出色的创业团队,有关业务范畴涉及临期货品销售、小食店、环保饰品等。获最佳创业计划书奖的“猫猫‘爪’家”团队成员任先生,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,团队最初关注到部分港人移居外地后将宠物直接遗弃,造成流浪宠物问题,一般市民即使有心领养猫只,亦有时间及场合等限制,“许多时市民要等到领养日或领养活动时,才能接触到流浪动物,我们想寻找更多方法帮助这些猫猫,让更多人知道流浪猫也可以很乖、很亲人。”
“猫猫‘爪’家”设于长沙湾海丽邨商场,任先生说:“刚开始运营时,我们要花心思向街坊们解释整个业务如何运作,因为我们虽然不是专业的动物拯救团体,但同样希望改善流浪猫只的生活。”令他印象最深是一位街坊由起初对猫感到害怕、误解,后来在团队鼓励下开始不时到店里接触猫只,最后更一次过领养了两只猫回家。
位于葵涌商场、获最受欢迎商户的“UnReMarket x define CLEAN”,老板伟哥主要售卖平价临期货品,亦为区内少数族裔引入清真认证食品,为附近居民带来方便。
先行者分享心得:须兼顾思路与变通
“共筑·创业家”计划首阶段透过甄选创业计划书选出有创意、有社会担当的创业团队承租相关铺位,2.0计划加入私人商场参与后,甄选中标团队的工作和准则将由相关商业机构决定,但相信创业理念的创新性、 可行性、市场潜力、 社会效益、团队管理等,都会是考虑的重要因素。作为先行者的“猫猫‘爪’家”负责人任先生寄语有意申请2.0计划的团队,清晰的创业思路与灵活变通的行动,缺一不可,“首要是先想清楚最想经营的业务方向是什么,并一直保持最主要目标不变,但中间或有许多更改,以至计划书完成时已和最初设想差很远,开始运营之后要不断调整。”
经过近7个月经营,“猫猫‘爪’家”已大致运作顺畅。
他分享道,“猫猫‘爪’家”初创团队三人秉承的初心十分简单,就是帮助流浪猫,但由于没有相关经验,因此从设想雏形到店铺运作经历不少曲折,“我们最初想得好简单,慢慢就发现许多问题,包括如何确保猫只与客人健康安全,因为我们都从未养过猫。”
其后,团队寻求一家有经验的合作机构学习流浪动物的护理知识,“从零开始学习如何为猫剪指甲、洗耳仔,过程中也逐渐掌握营运的技巧。”经过近7个月经营,“猫猫‘爪’家”已大致运作顺畅,且开拓产品义卖及将部分铺面作为游戏场地等新业务。
青协将伙拍嘉里建设协助青年团队
2.0计划下,香港青年协会将伙拍嘉里建设协助参与计划的青年团队。青协业务总监邓良顺向香港文汇报表示,青协将透过辖下的社会创新及青年创业部,向有意提交申请的团队提供创业培训,教授铺位经营、初级商业法律、产品设计等创业常识,协助他们经营好店铺或车仔档。
他鼓励青年即使经济不景,也无须过于忧虑,“无论什么经济环境下,年轻人都可以尝试去创业。经济好有好的做法,差也有差的机遇,今次的计划已经豁免相当的租金压力。”他深信只要货品有价值、业务有创意,努力营运,一定会找到受众,“退一步说,也可累积经验。”
画廊搬窦彩虹邨 制主题画吸客
(香港文汇报记者 刘明)去年10月在“共筑·创业家”计划下于沙田水泉澳广场开设“拾叄画廊”的陈先生坦言,水泉澳邨是居民区,开办画廊后有不少居民到其店铺观赏画作和T恤等商品,惟真正消费的人不多,故过去7个月虽获免租,仍未赚回成本。不过,他仍会继续参与“共筑·创业家2.0”计划,但会将店铺迁移到新加入计划的彩虹生活馆。他指彩虹邨人流较多,且有不少旅客到访,会制作以该邨为主题的画作和纪念品,期望能吸引顾客。
陈先生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,他与拍档去年尝试创业,水泉澳邨一带的居民虽睇多买少,但他希望继续尝试,“想去未来要重建的彩虹邨再试试,这条屋邨多人认识,有多些市民和游客到来打卡,相信睇完该邨的旧楼后,或会买些关于该邨的纪念品及画作回家。”
他透露,团队会制作一系列以彩虹邨为主题的画作、T恤、tote bag(手提袋)、明信片等以吸引顾客,“彩虹邨客源较多,相信有潜力。”对于去年的计划免租,但新一期计划首年要支付25%租金,他认为已很便宜,不会造成负担。
议员:很多人趁重建前打卡
民建联九龙东立法会议员颜汶羽对香港文汇报表示,他帮衬过第一期创业计划于油塘大本型经营的店铺,觉得成果不错,确是善用了房委会商场一些闲置地方,同时除传统行业外,带来一些有青年特色的服务。而彩虹邨虽然即将重建,但也是数年后的事,现时有很多人趁该邨重建前夕到场打卡以留下回忆,加上毗邻港铁站,故当区人流较多。
对于私人商场加入计划,他希望政府牵头带动商界参与,让年轻人有创业空间,为商场带来新的人流,若这些创业者营商表现良好,更可成为商场的恒常租户,对年轻人、政府以至私营商场大业主来说都是三赢。
责编:陈楚发
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